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我市加快构建城乡湿地公园网络 已批建湿地公园10个

小叮  2018-02-02 08:49

[摘要] 在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从游船码头乘船而入,栖息其中的鹭鸟或在枝头歇息,或闻声腾跃而起,保护完好的湿地景观让人沉醉。龙溪湖湿地公园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美丽的古劳水乡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照片

在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从游船码头乘船而入,栖息其中的鹭鸟或在枝头歇息,或闻声腾跃而起,保护完好的湿地景观让人沉醉。

照片

龙溪湖湿地公园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

照片

美丽的古劳水乡

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今天是第22个世界湿地日。随着城镇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城镇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们不仅可以减少洪涝灾害,补充饮用水,过滤废弃物,更能为城镇营造绿色空间,使我们的家园更宜居,成为居民的生计来源。

江门拥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全市湿地面积占珠三角的21.9%,岩石海岸、沙石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等湿地类型分布广泛。近年来,我市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以及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有效强化了湿地资源保护,加快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和修复。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2015年4月出台的《江门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4年)》明确提出,加快湿地生态系统重建恢复,建设覆盖城乡的湿地公园网络,建成生态健康、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态水网。

去年出台的《江门市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以湿地公园建设为引导,结合治污治水和生态环境整治,恢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打造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侨乡水网生态体系。截至今年1月,我市已批建湿地公园10个,其中3个,区(县)级7个。

今年1月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美丽江门”,推进绿色生态水网工程建设。小鸟天堂、孔雀湖、镇海湾、天沙湖等一批湿地公园建设,写入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市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规划,至2020年我市将建成16个各级湿地公园。

珠三角湿地生态系统典型代表

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80多年前,在新会天马村旁的大榕树下,大文豪巴金被眼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所震撼,写下了这篇散文巨作《鸟的天堂》。

这棵“南国的树”如今有个美丽的名字——“小鸟天堂”。从游船码头乘船而入,穿过一条条蜿蜒的河道,绕过一座座绿色的小岛,沿途欣赏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水生植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榕树前。大榕树枝叶繁茂、纵横交错,栖息其中的鹭鸟或在枝头歇息,或闻声腾跃而起,保护完好的湿地景观让人沉醉。

2016年年底,小鸟天堂获批为湿地公园试点。根据规划,小鸟天堂湿地公园将建成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的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5大片区,进行景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

作为珠三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小鸟天堂拥有河口水域生态系统的多种湿地类型,生态系统稳定,物种资源丰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抢救性地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对保护和恢复好该区域湿地生态环境,以及保护珠三角鸟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今年将开展观鸟亭及游船码头工程建设。

广东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

将建成珠三角大型社会公益性湿地公园

孔雀湖,因其水体形似孔雀,百余座岛屿星罗棋布,如同孔雀羽毛散落湖面而得此美名。孔雀湖,水平如镜,碧波万顷。穿梭在岛屿之间,郁郁葱葱的树林,生机盎然的湿地,如同一张张铺在湖畔、山峦上的“绿地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也为动物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

根据《广东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1年)》,我市将以孔雀湖良好的自然生态山水格局为依托,以湖泊岛屿湿地与森林景观交融为特质,以开平侨乡文化为底蕴,把孔雀湖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具有岭南特色的集湿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考察、湖泊岛屿观光、山地休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16年12月,孔雀湖湿地公园获批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公园规划总面积2554.3公顷,湿地面积2051.2公顷,湿地率达80.3%,将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区域,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珠三角区域内大型的社会公益性湿地公园。今年将开展公园环湖路的修缮工作。

“海上森林”令人惊叹

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从岸畔向天边延伸而去。每天清晨群鸟飞起,远山、海浪、飞鸟、红树林与出海的渔船,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态人文画卷。

这里是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5万多亩,红树林面积1.6万亩,是我国珍贵而稀有的集中连片、林相保护完整的天然红树林。这里的红树林平均高度3米,近8米,绵延数十里,鱼类、蟹类、鸟类等许多海生动植物在此生存,形成令人惊叹的“海上森林”。

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被列入《江门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4年)》,计划用5年时间将其建成珠三角的红树林湿地公园。去年年初,公园6座出入口率先建成开放,设计均以本地蚝壳拼砌主体框架,以红树林绿叶为标志,以帆船木为底盘,烘托我市滨海文化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去年12月27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根据规划,湿地公园将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下一步,公园将按照总体规划,完善管理措施,开展科研、监测、宣教、保护和建设工作,确保按期验收。

龙溪湖湿地公园

以自然生态为主题,规划“一湖、两环、六园”

从公园主入口穿过树阵广场和“水镜幽波”,站在中心广场的亲水平台临湖远望,冬日暖阳下的龙溪湖碧波粼粼,对岸繁盛的花草树木倒映水中,环湖步道常能看见骑行、散步的市民群众……

今年1月1日,龙溪湖湿地公园正式开放。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龙溪湖湿地公园,以龙溪湖为核心,周边种植各种优质乔木,是高新区(江海区)重要的综合性大公园之一,也将打造成为县级示范性湿地公园。

据了解,龙溪湖湿地公园项目以自然生态为主题,规划“一湖、两环、六园”:一湖为龙溪湖,两环为环龙溪湖生态跑道、环生产生活区绿色跑道,六园为植物科普园、运动活力园、湿地科普园、城市水岸生活园、生态示范园、复合草坪园。龙溪湖旁的景观轴和文体汇等项目也颇具看点。

这其中,景观轴总长1400米,北起龙溪湖(上),南至龙溪湖(中),连通龙溪湖水系,将作为高新区(江海区)最靓丽的城市景观中轴线来打造。文体汇以文体艺术为主题,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展馆、文体艺术馆、室内综合体育馆、休闲体育公园、儿童游乐场、5人制足球场、养生慢跑径、景观廊道等。

鹤山古劳水乡湿地公园

打造南国水乡湿地公园

今年1月以来,古劳水乡的清晨和傍晚,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创作的时刻。在他们的镜头里,成千上万只白鹭栖息在西江边、河涌里、榕树上,宛如朵朵梨花,“盛开”在古劳水乡湿地。有的白鹭在水乡上空自由翱翔,有的在河道里捕食鱼虾,有的与附近的牛羊作伴,让人惊叹。大量白鹭迁徙到鹤山古劳水乡越冬的新闻,还登上了1月23日央视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

古劳水乡是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南国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近年来,我市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保护性地开发古劳水乡,改善河道水质,让河流更通畅,使湿地环境逐渐恢复了以前的面貌。从游客中心乘船而入,纵横交错的河道两侧是高低错落的树木,一幅原生态的湿地景观在眼前缓缓舒展开来。越来越多候鸟到水乡越冬的现象,成为水乡保护环境改善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古劳水乡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将建设梁赞文化区、入口服务区、水乡人文区等;中期将建设水乡生态农业区,包括民宿开发、农业体验中心、桑基鱼塘、湿地探索中心等;远期将建设水乡游乐区、水乡度假区。目前,鹤山古劳水乡湿地公园正在申报省级湿地公园,积极打造极具珠三角地域特色的南国水乡湿地公园。

南坦葵林湿地公园

有百年历史的 连片生态葵林

新会会城南方的南坦岛,是潭江水域冲积而成的小岛,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很适合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树生长。然而,这里生长的是蒲葵树,1500多亩的葵林覆盖了整座小岛,成为目前新会保存较完整,且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连片生态葵林,是新会作为“葵乡”的重要自然生态标志。

从高处鸟瞰,南坦岛像镶嵌在新会大地上的绿翡翠;走入葵林中,可以发现这片独特的湿地“森林”内,形成了鱼、虾、水、鸟共存的独特生态环境。

南坛葵林是典型的沼泽型湿地,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游览观赏价值。根据《南坦葵林县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南坦葵林自然资源丰富,植物景观设计主要以路网疏通和游园路线规划为主,分为湿地保护区、恢复重建区、游客服务区和科普宣教区这四个功能区。

湿地公园的出入口有单车驿站、服务中心、停车场。同时,园内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休闲空间以及地方文化较为集中的农业体验区。

知多D

什么是湿地?

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的、或者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者流动、淡水或者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湿地有什么作用?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并在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在世界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1971年2月,《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签署。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